自然辩证法研究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访问量:1671895

四十年历史与回顾

  • 华罗庚与自然辩证法

    杨恋洁;

    <正>华罗庚先生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突发心脏病逝世于日本东京。他自学成才,是中国理论数学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其著作《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享誉全球数学界,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华罗庚是优秀共产党员、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与许多老一辈科学家一起,为我国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77年底在北京召开的自然辩证法规划会议上,华罗庚与李

    2018年05期 v.34;No.36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5K]
    [下载次数:9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科学哲学

  • 人工智能的框架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夏永红;李建会;

    框架问题是经典人工智能的主要难题。它旨在寻找出一种表征形式,让行动中的能动者可以有效和恰当地表征一个变化的、复杂的世界。经典人工智能直接可用的显性符号表征由于难以实时、自动地更新,也无法捕捉大量的隐性知识,从而无力表征现实世界,面临框架问题的困扰。寻找一种打破显性/隐性区分的表征形式是解决框架问题的关键。联结主义采取了内在性策略,用内在表征取代外在表征,从而可以对表征自动更新;情境进路采取了交互性策略,让表征与对象之间保持高度的交互,从而可以让表征对语境充分敏感。但两种方案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框架问题。强化学习同时满足了内在性和交互性标准,或许将是解决框架问题的最佳路径。

    2018年05期 v.34;No.363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68 ]
  • 证据是心理状态吗?

    舒卓;朱菁;

    证据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以往对证据的讨论大多聚焦于证据的认识论作用,例如证据如何为确立信念、假说和理论提供支撑,而对证据本性的探讨(证据究竟是什么?什么类型的事物能成为证据?)只是在近年来才逐渐受到重视。证据的心理主义是近来引起较多关注的一种关于证据本性的学说,主张证据是内在于认知主体的某些特定心理状态,尤其是感知觉经验。文章剖析了证据心理主义的立论和主要依据,指出用以支持心理主义的几个主要理由并不成立,而在更一般的意义上,心理主义缺乏成为一个全面的关于证据本性的哲学学说的必要资源。

    2018年05期 v.34;No.363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5 ]
  • 因果依赖逻辑

    张炎;

    这篇文章在非决定论框架下分析行动者和命题间的因果依赖关系,并给出形式的因果依赖模型;然后,再基于因果依赖模型定义因果依赖算子,并分析该算子的基本逻辑性质。

    2018年05期 v.34;No.363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4 ]
  • 对威廉姆森反透明性系列论证的质疑

    胡兰双;

    在简要介绍威廉姆森反透明性系列论证的基础上,对其论证的过程进行细致的剖析,发现他的反透明性论证和反KK原则论证统一于他的"容错边界"理论。然后通过"廓清认知途径"的方法来否证他的反KK论证,通过对"容错边界"的质疑来质疑他的反透明性论证,最后指出:无论在威廉姆森的知识概念上,还是他的反透明性系列论证的过程中,都存在双重标准的问题。

    2018年05期 v.34;No.363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8 ]

技术哲学

  • 物质与象征之间——普法芬伯格对标准技术观的批判与社会技术系统的构建

    王皓;夏保华;

    普法芬伯格是当代技术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是他在技术人类学领域的核心思想。普法芬伯格批判了"标准技术观"中的需求驱动技术、功能决定形式和工具到机器的单线性技术史这三大观点。对应地提出了文化决定技术选择、象征彰显技术意义以及技术史是社会技术系统的生成过程的核心观点,构建出了社会技术系统的理论体系。普法芬伯格的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在技术人类学的物质功能传统和象征意义传统之间开辟了新的道路,是当代技术人类学学科建立的标志。

    2018年05期 v.34;No.363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27 ]
  • 西蒙栋“技术美学”评析

    朱恬骅;

    法国技术哲学家西蒙栋所提出的技术美学围绕"技术物件何以是美的"这一问题展开,揭示技术物件如何被常人感知、认同,从而为文化所接纳。他以"技术显像"串接起的诸个概念为讨论技术与文化的互动提供了框架,有效地切入了技术的大众接受的结构特点。"技术美学"承接了法国技术人类学传统,来源于对现实技术状况的直接考察,把握到了现代技术的区分性特征,而缺乏对技术生产过程尤其是经济因素的考量是其不足。

    2018年05期 v.34;No.363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7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2 ]
  • 论机器人道德能力的建构

    杜严勇;

    在机器人与人类关系越来越密切的时代背景中,建构机器人的道德能力可以使机器人更好地与人类相处,并维护人类的基本利益。机器人道德能力的建构与人类道德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异。从人与机器人互动的角度看,需要在考虑人与机器人道德地位不对称性的基础上,从机器人外观、社会智能、人工情感等方面入手,建构机器人的道德能力。

    2018年05期 v.34;No.363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0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64 ]

科技与社会

  • 超越相对主义的不同路径——布尔迪厄和拉图尔的科学社会学思想比较

    郭俊立;

    科学知识社会学寻求从理论上说明社会因素对科学内容的影响或作用,这种说明破坏了科学知识的合法性,并导致了其理论的相对主义。布尔迪厄和拉图尔都试图发展一种科学社会学以超越相对主义。布尔迪厄的科学场理论强调科学的自主性,拉图尔的联合社会学理论则强调联合。这是因为他们各自持有相反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假定。布尔迪厄关于在相对自主的科学场中产生的知识是"超历史的"的主张仍然是一种认识论断言,而拉图尔关于知识是通过联合生成的主张,则未能捕捉到帮助我们建立可信任的资源、区别和边界。当然,这两种理论对科学应该如何被组织的问题给出了答案,有利于我们研究和回答科学如何嵌入社会的现实问题。

    2018年05期 v.34;No.363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6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2 ]
  • 公众参与科学中互动专长论的引入

    陈强强;

    科学的社会研究的第二波论证了公众参与科学的合理性,但在公众如何参与科学方面学者们却意见不一,柯林斯的互动专长论在这方面颇具前景,它不仅可作为突破公众参与科学的知识障碍的理论工具,而且在从具体层面推动公众参与科学、增强不同范式的专业共同体间的有效交流及为科学实践治理的效率—公平均衡提供框架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互动专长论也遭受着对互动专家成就、对转译默会知识的能力和必要及对对技术阶段—政治阶段划分的质疑,这是它面临的主要困难。对此,一个可行的策略是继续循着科学的社会研究的第三波的旨趣,反思来自其他阵营对这种旨趣的批评,结合更多公众参与科学案例的分析,探究和完善互动专长论及其在公众参与科学中的作用。

    2018年05期 v.34;No.363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03 ]
  • 论网络知识中的“奥威尔问题”

    李静瑞;肖峰;

    "为什么证据如此之多,我们知悉的却如此之少",是诺姆·乔姆斯基曾提出的著名的"奥威尔问题"。在网络知识中亦存在着类似的"奥威尔问题":为什么网络空间中的知识和信息如此丰富、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如此便捷,我们的认知却如此贫乏、窄化和易于被欺骗?究其原因,主要源自于网络知识和信息及网络环境的独特特性与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差异和张力;源自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智能化的选择性推送;源自于人类不可避免地存在的"认知盲区"。网络时代的人们为了克服网络知识中的"奥威尔问题",应该培育必备的因特网信息素养。

    2018年05期 v.34;No.363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07 ]
  • 伪科技创业现象的哲学反思

    黄秋霞;柯文;

    在科技创业的浪潮中,出现了大量的伪科技创业现象,这不仅带来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搅乱了科技发展的正常轨道。伴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的一体化,一方面,自然有效性的丧失,为伪科技创业伪装成认知上有根据提供了认识论根源,另一方面,科学场自律性的缺失,为伪科技创业者骗取科学共同体的承认提供了"建制"基础。基于此,在科技创业实践过程中贯彻以实验运作机制为基础的认知根据,并依靠融入当下创业型科学情境的科学规范,可以在根源处规避伪科技创业现象的发生。

    2018年05期 v.34;No.363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7 ]
  • 基于“知识三角”模型的荷兰区域创业生态系统构成及其经验启示——以Brainport、MRA创业生态系统为例

    张炜;魏丽娜;

    "知识三角"生态系统观强调教育、研发和创新三大知识领域协同发展的基础逻辑。基于"知识三角"模型,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构建了一系列有效激发知识协同创新的创业生态系统,荷兰的Brainport、MRA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采用结构化案例,分析了荷兰国家创业系统以及两个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知识三角构成、治理结构以及知识网络特征,阐明了系统核心要素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并针对性提出了若干对策性建议,以期充分发挥"知识三角"的"正外部性",对我国探索性构建区域创业生态系统提供有益借鉴。

    2018年05期 v.34;No.363 75-8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6 ]

科技思想史

  • 徐光启与晚明儒学核心概念的突破——以“格物穷理”为中心的考察

    王静;

    自宋以后,"格物穷理"成为儒学核心概念之一。此后虽有诸多儒者从各个角度予以阐发,但始终未出"格物(人事+自然)-穷理(物理+事理)-知天理"的框架。至晚明徐光启时,他通过对传统格物穷理观和西学格物穷理观的两相比较、各有所取的基础上,对格物范围及优先程度进行了重新确定、对格物方法予以扩充与精致化、对穷理目的进行了转变,最终建立起一个"格物(客观自然)-穷理(物理)-求其故"的新型格物观,实现了对传统儒学"格物穷理"概念的突破,推动了传统儒学的近代化转型。从这一点来看徐光启在中国儒学史上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2018年05期 v.34;No.363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0 ]
  • 严复论格致与科学在方法上的差异

    赵云波;范丽媛;

    "科学"一词出现之前,中国传统学术术语"格致"在中西文化交流,尤其是科学文化东渐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两者之间又有本质不同。严复同样曾以"格致"对应西方科学,并从材料的收集(考订)、获得一般性认识(贯通)和验证所得一般性认识的可靠性(试验)等治学方法的三个层面对格致与科学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尽管其部分观点不免绝对,但他的这项工作在当时确起到溯本清源的作用,并对当下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对话、交流以及培育适应科学发展的新的文化传统仍不乏启示意义。

    2018年05期 v.34;No.363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1 ]
  • 科学的“变奏”——对延安自然科学运动的再考察

    李蕉;常莉;

    "科学"是近代中国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自新文化运动祭出"科学"与"民主"的大旗,中国的科学事业便在救亡与启蒙中此起彼伏,科学本身也在危机与革新中不断"变奏"。延安自然科学运动兴起于抗战相持阶段,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指导下,面对当下与未来、理论与实践、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张力,边区科学事业经历一次次讨论与调整,中共发现"科学"不只是改造自然的武器,更是变革社会的力量,它必须在群众中生根破土,染上"无产阶级"的底色,才能真正成为人民大众的科学。正是坚持了人民主体性地位,中共不仅重塑了"科学"的价值,而且开启了对新中国现代化的构想。

    2018年05期 v.34;No.363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7 ]

历史与回顾

  • 自然辩证法在一些历史的关键点上影响了社会

    丘亮辉;

    作者从事自然辩证法学习、研究和教学60年,1985-1995年担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亲历自然辩证法在历史关键点上影响了社会的实践。作为对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40周年的纪念,本文重点回忆了受命于特殊的历史时期的背景;自然辩证法影响社会的九件大事以及和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要领导在一起工作中值得回忆的一些往事。

    2018年05期 v.34;No.363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9 ]

问题讨论

  • 回到主体性的原初——从判断之同一、存在之统一到马克思的人的本质

    张璐;

    莱布尼茨的逻辑学承载了近现代形而上学的主要倾向,海德格尔以罗素对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批判的结论出发,遵循论证-分析性重构的哲学方法,通过莱布尼茨的"主谓包含论"得出判断的同一性与"同一实在之全体"的内在一致应和性,由此从逻辑学走向了其存在论。海德格尔这种探寻存在的意义的道路为当代哲学如何应对主体性危机尤其是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之统一找到了鲜活资源。

    2018年05期 v.34;No.363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5 ]
  • 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一种技术方案的哲学论证

    杨庆峰;

    在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之间存在着众所周知的悖论:需要数据的一方希望数据最大限度开放;而提供数据的一方则担心自己隐私受到泄露。学者们从伦理、政策和治理等角度进行了多种研究,但是难以逃出悖论怪圈。目前生物学家将密码学方法运用到数据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悖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但是对技术层面存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缺乏足够的探讨。

    2018年05期 v.34;No.363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68 ]
  • 网络自我的本质:数字自我

    谢玉进;胡树祥;

    网络自我的本质是数字自我,是自我意识的数字化转换与展现,是信息化在场的自我、动态建构的自我、注重体验的自我。认识数字自我的生成与本质特征,对正确认识网络空间中的自我,提升网络生存理性,优化识网、用网、管网、建网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05期 v.34;No.363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50 ]
  • 科学传播视野下中美少儿科普图书对比研究

    宋琳;葛丽玲;刘文霞;

    基于科学传播视角,对中美少儿科普图书《十万个为什么》和how&why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所反映出来的实则是二者在传播理念、对少儿群体的定位,以及社会机制对创作群体的影响方面所存在的差距,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会带来我国原创少儿科普图书的持续繁荣。

    2018年05期 v.34;No.363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7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67 ]

  • “纪念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批示成立40周年”征文启事

    <正>1977年3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组、中国科协理论组和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在北京联合召开了自然辩证法座谈会,提议成立全国性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有关部门的领导钱三强、周培源、于光远等参加了会议。同年12月,中国科协向当时主管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提交了《关于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请示报告》。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等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018年05期 v.34;No.363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