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研究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访问量:1671867

历史与回顾

  • 苗东升与自然辩证法

    刘劲杨;

    <正>苗东升(1937-2020),山西榆社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先在国防科研部门供职,后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任教,科技哲学专业教授、研究生导师。苗东升教授曾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模糊数学、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等课程,他的"系统思维"课程多年深受博士生好评。苗东升教授为我国自然辩证法界系统科学哲学领域资深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的哲学及其实践研究,著有《系统科学概览》(2020)、《复杂性管窥》(2014)、《复

    2020年06期 v.36;No.38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及中国实践

    郝栋;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自然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是其整体性自然思想的集中体现,他将辩证唯物主义引入对自然科学发展的观察中,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态观;将自然辩证法应用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具体实践中,构建了生态经济建设的价值观基础;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追求从制度变革中找寻人和自然和解的方案。《自然辩证法》中蕴含的生态思想从理论构建到实践发展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2020年06期 v.36;No.388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68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212 ]
  • 恩格斯交往工具论辨析

    叶妮;

    交往工具是体现人的物质性力量和社会性效能,达成现实的人的交往目的之中介。运用"历史合力论"审视人类工具史,恩格斯交往工具论呈现三维特征。在主体性上,交往工具纾解人的本质力量。从客体性上,交往工具雕刻人化自然的历程,展示物的属性。从类属性上,交往工具拓展"时""空"边界,实现"人""物"共生,勾连"蒙昧"与"未来"。

    2020年06期 v.36;No.388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0 ]

科学哲学

  • 指示性概念与再识别条件

    刘晓丹;胡志强;

    在知觉体验内容是概念性的还是非概念性的这场争论中,概念论者通常用指示性概念策略来回应非概念论者提出的基于知觉体验的精细性论证的反驳。一些哲学家质疑这一策略,认为指示性概念并非一个真正的概念,他们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指示性概念不能满足再识别条件。一些哲学家通过否认指示性概念必须满足再识别条件来保卫指示性概念策略。文章试图表明,否认指示性概念应当满足历时可辨识条件,虽然可以逃脱非概念论者的反驳,但会损害概念论最初的目标,即解释知觉体验为何具有认识上的辩护作用。

    2020年06期 v.36;No.388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4 ]
  • 反实在论的历史主义策略探究

    顾益;

    对科学实在论长期而有力的挑战来自于科学史探究。悲观归纳论者指出非奇迹论证将指称的实在性和连续性作为理论近似真标志的观点完全违背科学史。当代实在论者运用局部化策略,通过回顾科学史指出过去成功理论中近似真的部分继续为实在论辩护,但他们的"惨胜"为反实在论提供了新的论据。斯坦福进一步提出历史明示策略,通过全面的科学史研究支持其反实在的均变论主张,认为科学共同体最终抛弃当前最佳科学理论,选择后来构想出的全新理论的巨变不会停止。但反实在论者对历史主义策略的依赖以及避免走向激进的举措,也使其只建立起狭隘的合理性和进步性观点。

    2020年06期 v.36;No.388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4 ]
  • 证据、自主性与认知责任

    喻郭飞;

    "信念伦理学何以可能"是当代知识论中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信念伦理学的支持者认为,认知者在形成信念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决定采取何种命题态度,因此需要为其做出的知识断言承担认知责任并接受他人的认知评价。信念伦理学的反对者则否认认知者对于信念形成过程的自主控制,进而根据"应当蕴含能够"的原则,认为人们无法有意义地讨论与形成及持有信念相关的伦理责任问题。本文通过考察知识论中证据、自主性与认知责任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表明探讨形成和持有信念的伦理学问题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2020年06期 v.36;No.388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8 ]

技术哲学

  • 技术治理与制度道德

    王长征;彭小兵;

    技术治理失灵问题的回应需要关注行政主体和治理客体之间的关系,技术和治理的伦理体现为社会道德和制度秩序,两者的关系表现为公共价值,以此构成技术治理合理性的基本条件,同时指导技术治理寻求秩序与道德的共同体——制度道德。制度道德为技术治理提供合理性来源和行为原则,也提供了技术治理现代化发展的结构性"嵌入"和社会治理"再治理"两种方式。由此,技术治理的内在困境得以解释,责任伦理得以澄清,发展路径得以明确。

    2020年06期 v.36;No.388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32 ]
  • 技术资本化的路径探析——基于马克思资本逻辑的视角

    高剑平;牛伟伟;

    技术包含了物质、智能和信息。物质层面,技术是物化的人工物;智能层面,技术是人的主观技术意向和客观科学原理的统一;信息层面,技术是人工物的具体工艺流程。技术与资本存在逻辑共契,技术通过"资本化"转化为技术资本。技术资本兼具技术的普遍特质和资本的一般属性,其目的是追求高效率与实现高增值,前提是技术成果成为商品,关键步骤是商品货币积累成资本。技术资本化则是遵循着马克思资本逻辑,在时间和空间上展开为三条具体路径:技术人工物的资本化、技术知识的资本化和技术专利的资本化。

    2020年06期 v.36;No.388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25 ]

科技与社会

  • 论专家体制

    张云昊;

    专家广泛的介入公共政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实践的基本趋势。然而,对这一实践形态的研究却未能形成一个总体性的概念分析范式。论文通过对专家内涵的厘定,以及对"technocracy"的语源学和语义学的溯源,试图重构贾萨诺夫所提出的专家体制概念,以形成一个极具历史性、包容性和解释力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论文系统探讨了专家体制的构成和属性,认为专家体制是专家学者在获取、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行动机制、组织制度和结构形态,它具有双向嵌入性,这一属性形塑了一种新型的政治形态,使其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06期 v.36;No.388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3 ]
  • 科技政策范式的比较研究

    黄劲松;

    为了说明政府干预科技创新活动的合理性,理论界逐渐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政策范式,这三种范式在先验假设、目标和机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导致各种科技政策的设计可能来源于不同原理和逻辑,不利于保持政策之间的一致性。围绕着政府为什么需要进行干预和如何进行干预两个关键命题,对三种范式的理论模型、主体思想和政策逻辑进行比较,揭示政策设计原理产生差异的原因,为科技政策的设计提供更为清晰的逻辑架构。

    2020年06期 v.36;No.388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6 ]
  • 论智能化时代的伦理重塑

    贾龙;

    以人工智能为主要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引发了诸多道德判断困境及其伦理思考。智能化时代的人类社会将走向何方?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指导,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革命性力量,警惕科学技术异化力量的负向作用,反对目的论和义务论的伦理错误倾向,在主体设计、制度管理、公众环境三个层面探讨伦理重塑策略,以期人类社会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处、"向善"发展。

    2020年06期 v.36;No.388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7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7 ]
  • 微社会网络时空互构析论

    邵力;唐魁玉;

    社会时空作为社会的产物及物化的社会元素,应然成为社会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网络社会的兴起和演化过程中,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而且呈现出个体化社会时空的选择性特征。经过微社会的时间对空间的勾连、微社会空间对时间的重组,互构出微社会时空的内在统一。通过对微社会时空互构的研究,刻画和呈现出网络时空中人与社会的复杂景象。对微社会网络的时空互构行为的分析,是对时空哲学理论的一种意义重大的创新与适时回应。

    2020年06期 v.36;No.388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9 ]
  • 隐私研究的“困难”审视

    王金柱;张旭;

    隐私概念,不同学科各以较为实用的方式加以定义,总体性概念的寻求颇为困难,但可还原为特殊的历史和文化境遇中的实践,以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若干核心特征来概念化隐私;隐私价值,关乎个体尊严和民主制度,既有怀疑亦有辩护,更有多元价值的纷争,而价值取向相异却并不消解隐私的重要性;隐私保护,在现代技术生存境遇之中,面临两种"文化"的冲突,如何保护取决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效融合方案,意义在于帮助个体与社会善待隐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020年06期 v.36;No.388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1 ]

科技思想史

  •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康宇;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天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天文观测在政治模式导向下,观测频率与记录的规范性有了很大提升,但也使得原本在汉末已现颓势的神学迷信有了生长的机会;在科学与神学的对峙中,天文历法学领域中推动力与阻滞力交织,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穹天论、昕天论、安天论等天体结构理论的发明,让时人的宇宙观焕然一新。它的历史影响深刻而悠远,在隋唐乃至两宋的天文学发展中,均可找到其影响因子的存在。

    2020年06期 v.36;No.388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9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从近代力学发展看“齐尔塞尔论题”的解释困境

    别应龙;

    对齐尔塞尔论题的评判需要放到具体学科的发展史中考察。近代科学标志性成就——力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古希腊以工具为研究对象的机械学;中世纪用数学和理想条件来解析各种"力"的"数学力学";近代完全靠公式、定律等来表达宇宙中各种"力"的"标准科学"。近代力学的发展进程也是工匠的经验知识与制造技能被学者逐步吸收与"内化"的过程,因而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与贡献。

    2020年06期 v.36;No.388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论路德对自然科学的态度: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焦点

    张晓霞;

    基于路德关于哥白尼的一段桌边谈话,路德长期受到科学史家的广泛批评,本文表明这些批评其实并不可靠。首先,路德的桌边谈话具有随意性。其次,路德的桌边谈话直到其去世二十年之后,即1566年才编辑出版,因此很难说那次谈话会阻碍哥白尼学说的传播。最后,我们不应该脱离路德自己更为严谨的论著,而仅仅从一段随意的桌边谈话把握其真正思想。路德自己的论著表明他把包括天文学和神学等不同的学科看作拥有各自技术语言的独立学科。

    2020年06期 v.36;No.388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坚守与瓦解:晚清天元术向代数学的转变

    魏雪刚;郭世荣;

    晚清代数学与天元术的交融碰撞是讨论异质文化互动的绝佳案例。本文分析了中算家对代数学的接受与诠释,考察了他们对天元术的坚守与改造,并通过梳理华蘅芳与李镠争论的过程,借以还原天元术与代数学的一场对话。本文认为晚清天元术有向代数学转变的趋势,即使中算家一直在坚守天元术的价值,也没能避免其本意被瓦解的命运。

    2020年06期 v.36;No.388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5 ]
  • 用空间微塑时间:历书的形式及其对时间信息传播的影响

    汪小虎;

    颁历授时是朝廷对臣民的时间信息传播活动。文章介绍了历书所载的时间信息及附注,根据若干案例揭示出古人使用纸质历书过程中产生的两种时间体验,并进一步分析此类文化现象的产生原因:时间信息通过空间呈现;用历者所获,除却具体的时间信息及附注之外,还有它们所在的空间;历书的纸面空间布局,对时间信息进行了微妙的行列化塑造。传播受众在获得时间信息的同时,发挥了自身的创造力,构筑出一个"人—历"交互的世界。

    2020年06期 v.36;No.388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6 ]
  • “近代医学革命”辨

    李润虎;

    "医学革命"一词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各种权威的期刊数据库中,都不是一个陌生的词,然而,在众多包含着"医学革命"这一概念的文献里,不是直接把发生在医学领域内但凡称得上"变化"的,不加讨论地直接算作一场"革命",就是直接将"医学革命"归结为某个人(如帕拉塞尔苏斯或维萨留斯等人)或某个医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区别于形形色色的"医学革命"概念,本文试图通过对医史资料和重要人物系统地梳理和论述,确定近代发生了一场类似于天文学革命的医学革命且其概念所指;同时,在当今以天文学革命解读科学革命为主的科学史界增加一条全新地"解读"科学革命的视域和路径,在比较科技史的视角下,为理解科学革命提供更加多元的进路。

    2020年06期 v.36;No.388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0 ]

问题讨论

  • 析“分子电流”假说引发的一场争论

    王延锋;

    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发现后,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试图对磁铁和通电导线的磁性产生机制作统一解释。笃信培根主义归纳法的法拉第对"分子电流"假说持怀疑态度,坚持从实验现象来解释自然。安培则坚持数学演绎法的有效性。法拉第与安培之争是一场何为可接受的科学假说和适当的研究方法之争,同时也反映了两者自然哲学观念上的明显差异。

    2020年06期 v.36;No.388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6 ]
  • 论大科学实验的不确定性——以探测引力波实验为例

    张帆;

    在以探测引力波实验为代表的大科学实验中,从实验原理到实验设计、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判定都表现出很强的不确定性。这导致了探测引力波实验的科学文化割裂成证据的个人主义和证据的集体主义两种形式,并对实验室之间的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表明在大科学时代,由于实验所涉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实验的场域已经走出了实验室,变成了一种行业性实验。

    2020年06期 v.36;No.388 11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创新思维的协同机制探析

    王跃新;李鸽;

    脑生理与心理协同是创新思维发生、运行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创新思维的协同机制。从脑科学、心理学视角全面系统地探索脑生理与心理协同统一的创新思维的载体或承担者,揭示其科学的内涵和实质,为开发、挖掘人脑和心理的潜能提供新的路径,以更好地提升人的创新思维能力。

    2020年06期 v.36;No.388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7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3 ]

学术动态与信息

  •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大会暨2020年学术年会征文通知(第二轮)

    <正>2020年是革命导师和自然辩证法创始人恩格斯(1820. 11.28-1895. 8. 5)诞辰200周年,为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将2020年确定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界的"恩格斯年",并举办一系列纪念和学术研讨活动,包括征文、研讨、展览、编辑出版以及相关的纪念活动等。根据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20年工作计划,纪念大会与学术年会合并举行,研究会将于今年在北京举办"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大会暨2020年学术年会"。会议将围绕主题"恩格斯与自然辩证法"设置13个分会场,现向学术界公开征集参会论文。

    2020年06期 v.36;No.388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4 ]

  • 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自然辩证法研究》征文启事

    <正>2020年11月28日是革命导师和自然辩证法创始人恩格斯(1820.11.28-1895.8.5)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为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决定将2020年确定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界的"恩格斯年",并围绕恩格斯诞辰举行一系列纪念和研讨活动,包括征文、研讨、展览、编辑出版以及相关的纪念活动等,积极扩大和提升自然辩证法、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社会影响力。活动内容和形式主要包括:(1)在适当时间举办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具体形式是将纪念大会与学术年会合并进行,其中学术年会围绕"恩格斯与自然辩证法"主题征文。

    2020年06期 v.36;No.388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