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研究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访问量:1876979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专题

  • 向“新”而行 以“质”取胜 奋力开创中国自然辩证法事业新局面——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何鸣鸿;

    <正>2024年6月15日各位代表:大家好!受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八届常务理事会的委托,我代表第八届理事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八届理事会主要工作回顾八届理事会期间,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2024年08期 v.40;No.438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7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正>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24年6月15日在京召开。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何鸣鸿、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合、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宝剑等200余名会员代表参加会议。孟庆海代表中国科协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对近年来研究会取得的积极成效给予肯定。

    2024年08期 v.40;No.438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综述

    郑泉;

    <正>为探索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推动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等相关议题的系统化、多维度研讨,2024年6月16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京召开。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主题为“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旨在从自然辩证法视域深刻理解和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及会员等二百余人参加会议。本次年会分为开幕式、主会场和分会场报告三部分。

    2024年08期 v.40;No.438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28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学术动态与信息_书讯

  • 《人心与人性:从唯物之心到演化之性》出版

    <正>《人心与人性:从唯物之心到演化之性》(王球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6月)出版。本书试图揭示和解释这样一种直觉上的张力:一方面,我们相信自然科学原则上可以解释一切,人心与人性这东西本身,没有任何超脱于科学理论之外的玄妙要素;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看待、领悟和解释人心与人性的方式,似乎很难被现代科学所揭示的话语方式彻底说服。有鉴于此,本书论证了以下三个论题。

    2024年08期 v.40;No.438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天予《20世纪场论的概念发展》中文第二版出版

    刘潜;

    <正>旅美著名华人学者、波士顿大学曹天予教授的力作《20世纪场论的概念发展》中文第二版于近日面世。该书分三大部分,以十二章58万字的篇幅详尽地探讨了基本场论的概念基础和历史根基,揭示了基础物理学中的根本问题、逻辑和动力学。为了回应过去20年中这一领域的新进展,新版对量子场论和规范理论等章节进行了彻底修订和重新阐述,本体论综合与科学实在论一章的内容也被重新考虑和打磨,并提出了一种超越结构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新进路。

    2024年08期 v.40;No.438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自然哲学:“当代生态自然观研究”专题

  • 当代美国生态文明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核心议题

    刘璐;王治河;王俊锋;

    随着2007年中共十七大正式提出“生态文明”概念,世界范围越来越多的人才对生态文明问题给予高度关注,美国亦是如此。研究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研究的基本概况和最新动态、主要代表人物与核心议题、美国学者对建设生态文明必要性的研究、生态文明内涵和愿景的探究、生态文明所需思维方式的探讨、生态文明需要何种教育的研究、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的缘由以及美国的生态文明研究的启示。研究启示为:当代美国的生态文明研究对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中国生态文明研究,增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自信,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理论和生态文明话语体系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

    2024年08期 v.40;No.438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现代生态危机与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生态伦理自觉

    叶冬娜;

    现代生态危机的爆发与生态伦理意识的觉醒,标志着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探求与建设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也给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现代化国家敲响了警钟。在人类文明史上,伴随着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加深,生态伦理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每个新文明阶段的出现,都是对人类世界观、价值观的重新塑造。国家治理具有伦理属性,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生态伦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致力于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这意味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范围,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秩序作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之一,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价值理念的最好诠释,其中阐述的治国理政的新思路与生态伦理的价值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善性正是体现于其遵循生态伦理的价值观、原则以及规范。

    2024年08期 v.40;No.438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们何以面向“人类世”?——基于自然转向的人本主义省思

    乔云霞;

    近年来,在当下生态危机的现实基础上生长起来的“人类世”提供了一种在遥远的地质历史背景下理解当前环境危机的方式。针对“人类世”的相关争议下存在着共识诉求——将其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对人类“自我”与自然“他者”进行反省,审视传统人本主义依靠建构“自然”来建构自身的二元对立过程。对传统人本主义的解构需要从相对主义转移到关系上来,弥合与自然“他者”分离建构中存在的空隙对人本主义进行概念上的重新解释。将“自然转向”作为省思人类主体存在与世界关系之契机,重建自然作为认识主体的历史叙事,以期在与自然相互建构的共生关系中实现人类自然化。

    2024年08期 v.40;No.438 28-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学哲学

  • 论知识权威的优先主义

    孟峰;

    关于听者如何在知识上确证地(justified)接受权威证言,优先主义(Preemptionism)是当前最有影响的理论,即听者在认知上应完全服从权威,因为权威已为听者提供了相信它的理由,权威理由完全取代或掩盖了听者的自有理由。具体而言,首先论述优先主义的基本主张,展示其合理性;进而论述优先主义对挑战的回应,显露其局限性;最后为优先主义增加一个必要的限制或前提,即听者须对权威证言形成必要的理解。总之,权威优先主义总体是合理的,但它应有更多的前提。

    2024年08期 v.40;No.438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然规范性”的形态:论杜威的伦理自然主义

    周靖;

    在自然与规范的关系上,如何在避免还原论的自然主义的同时,为规范的自然来源提供合理解释,这是一个重要议题。杜威拒斥根据科学来理解伦理学的任何形式的还原论方案,以及相应的自然与伦理、实践与理论的二分法,进而为自然与规范之间的连续性论题做辩护。杜威的策略是,在个体涉身外部世界时拥有的自然意向性与个体在与他者相处时拥有的社会规范性之间建立起一个中介环节,即自然规范性。杜威立场意味着人对自然的积极改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塑造和敞开伦理世界的过程。这一认识为理解自然与规范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2024年08期 v.40;No.438 41-4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哲学:“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研究”专题

  • 人工智能算法的信息存在论意蕴

    王天恩;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学习算法的智能化正引发深层次哲学问题,不仅关乎伦理学和认识论,而且涉及存在论层次。作为智能生成的算法,智能算法已经发展为必须在新的信息范式中研究的对象。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感受性关系;从实体范式到关系范式,人工智能算法的存在论意蕴清晰呈现。由于其信息性质,人工智能算法的存在论内涵是信息存在论意义上的,主要涉及信息世界的创构,涉及具有“本体”意义的规定。人工智能算法包含信息存在意义上的“本体”奠基,“算法存在论”的提出和研究正反映了对这一新发展的存在论反思。

    2024年08期 v.40;No.438 4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智能、人工智能和信息范式的崛起

    邬焜;张晓东;

    在人类知识发展的过程中先后凸显了三次大的科学和哲学范式的变革,它们分别是实体范式、场能范式和信息范式。由于信息范式是在人类知识的最高范式——“存在领域的划分”——层面发生的变革,所以,信息范式的崛起无论在人类科学范式的层面,还是在人类哲学范式的层面都引起了根本性的变革。“智能=智慧+能力”。在智慧和能力内在叠加、相互融合的统一中,智慧驱动着能力,能力体现着智慧。人工智能范式并不是信息范式之外或之上的一个新的范式领域,它只是信息范式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人工智能的研究应当从沿用物质范式的方法转变为自觉运用信息范式的方法。通用人工智能应当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统一起来,应当能够在主体(机器)与环境的互动中通过自适应的方式自主进化,能动感知、处理和创造信息,并进而能动的产生目的设计、决策与行为。人的智能和目前水平的人工智能存在着诸多方面的本质性区别,如果用目前人工智能达到的水平来解释人的智能,把人的智能归结为计算、逻辑和数据,那么,就把人的智能中的最本质和最精华的东西阉割掉了。

    2024年08期 v.40;No.438 5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6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科技与社会

  • 深度伪造会带来全新的“认识威胁”吗?

    黎春娴;

    深度伪造当前造成了广泛的认识威胁舆论。舆论认为这项技术将对人类的认识环境、能力和信任造成损害,会消除视频作为感性知识的可靠性,降低视频记录中的信息价值,导致骗子红利形成。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进行观察,则会发现:影像提供的并不是非人际知识,诸多例证也说明人为操纵在技术发展中如影随形。此外,所谓的“认识末日(epistemic apoclayse)”的含混叙事,对技术乱象和问题的解决并无太大帮助。因此,需要对“认识威胁”重新进行语义和语境的思考,厘清该技术面临的问题。进而在策略上将技术社会系统作为真正应该展开治理的对象,把注意力从认识威胁转移到其应遵循的社会规范层面,以避免倒向技术至上主义的解决策略,使其不会落于捍卫传统理性及其既有权力结构的窠臼。

    2024年08期 v.40;No.438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8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应用技术与基础科学之争

    穆蕴秋;江晓原;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于1950年成立,被称为美国基础科学的“堡垒”。但以工程学为代表的应用技术,一直在NSF机构内部争取和基础科学平等的地位,同时美国国会也希望NSF从追求不受政治干扰的“自由研究”转型服务于国家利益。论文从机构重组、相关法案出台、大型应用研究项目上马三个方面,分三阶段对此过程展开深入考察和揭示。并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对2020—2022年间《无尽前沿法案》等五个与NSF有关的法案给出新的解读。

    2024年08期 v.40;No.438 7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负责任研究与创新(RRI)预防原则缘何失能?——以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为例

    曹东溟;姜小慧;吴俊杰;

    预防原则作为“负责任研究与创新”(RRI)的元原则,旨在强调在应对创新与研究风险方面防患于未然才是“负责任”的本质内涵。日本此次不负责任的核污水排海行动反映了“负责任研究与创新”(RRI)预防原则的失能。具体表现在原则层次和实践框架层次上的未启动与未响应。原因在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同质化、科学理性的式微趋势、新的对话机制的缺位与困境等。“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理念的继续践行需要直面困境,谋求观念、概念以及方法论上的共识。

    2024年08期 v.40;No.438 83-9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治理的伦理困境与出路

    于秋颖;

    数字赋能社会治理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需求,运用数字技术提高治理水平是数字时代的必然趋势。在现实的数字治理革命实践中,“数字+社会治理”存在诸多伦理难题与困境,主要包括技术逻辑的全面僭越、数字权力的野蛮生长、虚拟治理中的数字泛滥、责任归属不明和权责不清、主体性的退隐与消匿。针对数字治理实践中面临的伦理困境,破解之路在于:一是完善技术伦理规范;二是明晰权力的使用界限并加强权力的监管;三是推动“虚实”的共治以防止数字的泛滥;四是构筑权责行为边界;五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治理。在努力协调各方以不断地汇聚数字治理的合力过程中,有效推动数字治理法治化规范化进程,以此达到“善治”的目的。

    2024年08期 v.40;No.438 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1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科技思想史

  • 科学史中的微观史路径

    李猛;

    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随着史学观和科学观的双重变奏,科学编史学不断推陈出新,出现诸多“新路径”或“新转向”。科学史的微观史路径便是其中之一。微观史学在材料层面更加关注小人物和小事件,在方法上则以显微镜的方式以小见大,因此是小人物与大历史的有效结合。科学史的微观史路径既关注主流科学之外的边缘科学,也补充了对一般科学工作者甚至普通大众科学活动的研究。微观史本有的大历史情怀和对普遍性的内在寻求,最终使微观史在新世纪出现了更加明显的“全球转向”,以便更好地呈现小人物、小事件与大世界、大历史的内在关联。科学史的微观史路径从研究材料和分析方法两个层面,校正和补充着传统史学叙事。

    2024年08期 v.40;No.438 9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火器技术“大分流”及其成因探析

    冯震宇;王一茹;

    中国作为最早发明火药和使用火器的国家,其火器技术曾长时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随着火器技术的西传,西方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反超。火器技术作为国家军事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战争是其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近代科学的发展、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建立以及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西方的军事技术有了理论指导,火器的制造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而中国则缺少孕育这些的文化背景与现实条件,由此产生了中西火器技术的“大分流”。基于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从战争、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的角度探讨中西火器技术发展的差异,可以明晰中国与西方火器技术逐步分流的过程及成因,为中西“大分流”这一历史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2024年08期 v.40;No.438 10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学科与教育:“科技伦理学科建设·应急伦理治理”专题

  • “应急伦理”为何必要及何以可能——从未来哲学视角看

    郦平;

    人类历史上科技发展的每次重大突破都会带来相应的伦理问题。新一轮技术如AGI、ASI因具有自生性、自创性、自主性等,其不当运用更会带来高度的危急性和极端的破坏性,当“智能炸弹”隐藏的可能击落整个苍穹的极大危险将人类推向危急时代的风口浪尖时,迅速展开应急伦理研究成为必要。“应急伦理”是对突发、偶然且紧急情况的伦理预判及应对,其立论基础是共存论,其摒弃伦理规范的符合论乃至一元本体论,提供了一种应对“紧急状态”的伦理学方法。从未来哲学角度看,开启应急伦理教育,优化应急伦理治理观念,开展应急伦理培训,唤醒协同应急以践行应急伦理,有助于我们重思伦理之于应急的重要意义,再证只有导向未来性的伦理理论和应急治理才有助于人类走出生存之急难。

    2024年08期 v.40;No.438 114-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聚落生态危机中“应急伦理”的韧性研究

    计彤;

    聚落中生态危机引发危急事件的常态化频发趋势,将应急伦理倒逼入理论视阈中。通过对危急之困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梳理,凸显出应急伦理的理论缺位;从应急到伦理的澄明,立足于事件本体、发生机理与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探讨风险、安全与应急的关联,明确应-急不仅是人类的(生物)应激反应,更是在危机中反思人的发展方式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进而选取聚落中生态危急的“应急”事件进行复盘与研判,分析生态危急事件中应急行动原则的优位与失范,探索应-急伦理及其行动的韧性原则,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居聚落的绿色发展提供预制的伦理规范与行动准则。

    2024年08期 v.40;No.438 123-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急伦理治理:叫停研发AGI等暴利创新是当务之急

    刘益东;

    以AI大爆发为例,探讨如何阻止带来暴利的高风险创新,分析为何AI发展前景堪忧却蜂拥而上?超过人类的AGI为何成为发展的目标?探讨作为暴利创新的AGI可能引发的伦理与风险问题,阐明应急伦理治理与应急风险治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拓展应急伦理治理以克服科技伦理失灵。AGI不是新工具而是新物种,认为AGI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是错误的。产生暴利创新的原因有暴利效应、裹挟效应与盲从效应以及经验思维、正效思维、专业思维、侥幸思维、情感思维、从众思维、“亚当·斯密陷阱”等。作为应急伦理治理、应急风险治理的法宝,抢救式治理运用底线思维、贯彻生命至上尊重人权的伦理准则,实行安全问题一票否决等一系列措施。提出AI致善测试,确保人类可持续安全与发展。

    2024年08期 v.40;No.438 132-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学术动态与信息_会讯

  • 跨越边界的哲学与数智时代的科学哲学——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及论题述评

    万兆元;

    <正>2024年8月1日至8日,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World Congress of Philosophy, WCP)在意大利罗马大学隆重举行。共有来自全世界的5000余名学者参会,其中华人参会者400余人,为大会的学术讨论和交流注入了多元视角。作为全球哲学界最具权威性和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世界哲学大会自1900年首届举办以来,已走过了百余年的辉煌历程。

    2024年08期 v.40;No.438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馆校融合 博以成人——首届全国博物与基础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郭菁 ;刘灿辉 ;陈灿;

    <正>为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推进博物研究与基础教育的融合发展,探索未来公民科学素养培育的新方式,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团委、包头团市委、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博物文化专业委员会和企业发展专业委员会等联合牵头举办的“首届全国博物与基础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7月26—2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世纪路第一小学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知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

    2024年08期 v.40;No.438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新和与自然辩证法

    张恒力;

    胡新和(1955.05.17—2013.05.13),江苏南京人,1975年12月在江苏淮安参加工作,曾在江苏淮安小学、中学任教;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自然辩证法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胡新和曾在中国社会科

    2024年08期 v.40;No.43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然辩证法研究》征稿启事

    <正>本刊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刊、CSSCI哲学类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目录自然科学总论期刊,科技哲学学科的专业性、理论性刊物,是探讨科学、技术、哲学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术杂志。本刊坚持以引领自然辩证法界的学术发展为己任,鼓励学科交叉研究,热诚欢迎海内外学人和作者踊跃投稿,来稿须知如下:

    2024年08期 v.40;No.438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