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研究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访问量:1901955

科学哲学

  • 批判意义理性主义

    郭燕;

    在哲学领域,笛卡尔、休谟、胡塞尔、维特根斯坦、蒯因和普特南这些哲学家们会有什么样的共同之处呢?可能普遍会有一个否定的回答,但是在美国哲学家密立根看来,不是这样的,他们有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意义理性主义者"。密立根从生物语义学立场出发,批判了意义理性主义,并为意义提供了实在论的新基础。

    2013年08期 v.29;No.306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真理紧缩论与真理模式

    王洪光;

    当代真理紧缩论的等值模式和塔斯基语义真理论的真理模式,由于公式表达上的相关与类似,易造成诸多误解与混淆。通过澄清真理紧缩论的核心理念,可以说明使得紧缩论成为一类独特的真理论的并不是等值模式本身,而是承认等值式的基底性。由此,重新审查真理模式以及塔斯基真理论的完整图景,可以得出塔斯基的语义真理论并不是一种紧缩主义理论。

    2013年08期 v.29;No.306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现象学社会科学哲学的历史、意义及主题

    张小龙;曹志平;

    现象学社会科学哲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胡塞尔,正是胡塞尔为社会科学哲学开辟了一条可能路径,并经由舒茨等人逐步开展出来。其意义在与传统社会科学哲学特别是实证主义对比中可以得到凸显,它不仅意味着一条新的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路径,还意味着社会科学本身的扩展及变革。现象学的重要概念如意向性、时间、本质等不仅成为社会科学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成为现象学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主题。

    2013年08期 v.29;No.306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生物学中信息概念的语义分析

    杨维恒;郭贵春;

    信息的语义概念是生物学中最重要,也是最有争议的概念之一,一直以来备受生物哲学家的关注。文章从基因是否具有信息的问题出发,认为对生物学中信息概念的理解既不能过分重视其对经验证据的解释,又不能过分强调其概念的语义性质。而语境论通过语义上升或语义下降的方法可以实现信息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语义值,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平台,从而达到其最佳的语用效果。最后,文章讨论了生物学中信息概念的几个语义特征。

    2013年08期 v.29;No.306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快乐的科学——论尼采的科学哲学

    郝苑;

    基于艺术与生命的视角,尼采的科学哲学致力于通过艺术美化"致命的真理",通过强力意志激发科学自我超越的动力。通过批判西方盛行的科学观,尼采力图创建"快乐的科学"。尼采的"快乐的科学",不仅开辟出了一条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新道路,而且也给出了一个克服虚无主义,消弭现代性的精神危机与文化危机的解决方案。

    2013年08期 v.29;No.306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9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逻辑哲学视野下的“事实”新论

    秦波;胡泽洪;

    通过诉诸逻辑哲学中实在主义的认识论、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等理论,对"事实"概念及相关对象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关于事实的新的认识:在一定语境下的事物即事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本身确实存在真假之别;事实并非必真,也有假象事实。

    2013年08期 v.29;No.306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赖欣巴哈的知识观研究

    赵月刚;

    赖欣巴哈的知识观包括:一、他对概率作了一个统计学的解释,把概率逻辑作为知识论的基础,认为它既符合世界的因果结构,又解决了归纳问题;二、主张以概率的意义理论取代真理的意义理论,来清除所谓的形而上学问题;三、演绎和归纳是知识论的两大工具,它们的性质决定了它们在知识论中的功用;四、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理解知识,知识只是最好的假定,而不是普遍的、确定的。

    2013年08期 v.29;No.306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会讯

  • 首届国际信息哲学研讨会征文通知

    <正>一、会议主题1.信息哲学元理论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论;信息进化论;信息价值论;信息认识方式2.信息哲学与当代前沿科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3.信息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的比较研究4.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哲学问题5.信息哲学与具体科学中相关问题的交叉研究二、会议时间、地点和语言会议时间及地点:2013年10月18-21日在中国西安召开。会议语言:英语、中文。

    2013年08期 v.29;No.306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国科技与社会学术年会(2013)——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中的STS问题研究会议通知(第二轮)

    <正>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广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广西民族大学、东北大学联合主办,由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理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13)—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中的STS问题研究"拟定于2013年10月25日至27日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诚挚欢迎海内外学界同仁参加!一、会议选题会议主题: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中的STS问题研究

    2013年08期 v.29;No.306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4届青年学者“科技与北京”论坛召开

    孙涛;

    <正>2013年6月21日下午两点由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承办的第4届青年学者"科技与北京"论坛暨北京市科协"第14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预赛"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如期举行。参加本次论坛会议共有20多人,其中,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王鸿生教授、常务理事王孝先教授、张明国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洪眉老师,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林坚、孙涛等七人任专家评委,邀请市科协学会联办有关负责同志给予现场指导,共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共中央党校等十余位参赛选手及其亲友团朋友共同参加本次活动。经过参赛选手的精心准备和会场上近三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及其专家评委老师的精彩点评,最终评

    2013年08期 v.29;No.306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

  • 会聚技术的道德难题及其伦理对策

    陈万求;沈三博;

    会聚技术是高度融合的新技术,是高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亦是具有高度道德风险的新技术。会聚技术在提升人类能力的同时,也正在掀开"潘多拉之盒"。会聚技术将严峻挑战传统社会人类的道德底线,甚至会对传统道德进行颠覆性改变。会聚技术衍生的最大道德难题是种属伦理难题;其次是可能撼动传统道德谱系,引发社会伦理秩序混乱,并导致生态伦理秩序的解构。因此,须构建"公众-企业-政府-全球"的会聚技术主体的伦理新秩序。

    2013年08期 v.29;No.306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从人的发展看技术本质的实现

    王凤珍;杨延坤;

    技术本质的实现以人的本质实现为前提。"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技术的本质是"实现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充分自由"。从技术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实现过程来看,两者都可划分为三阶段,技术发展的三阶段即:古代经验型技术,近代实体型技术,现代知识型技术。人的发展三阶段即:群体本位的人,个体本位的人,类本位的人。技术发展三阶段和人的发展三阶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呈现出以人为主导的技术本质和人的本质相互促进的实现过程。人类只有自觉地以人性化的技术取代非人性化的技术,用价值理性规约工具理性,才能使人真正发挥"自由自觉"的类本性,实现类本位的人,技术的本质也得以实现。

    2013年08期 v.29;No.306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9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论克洛斯的工程设计思想

    王发友;

    克洛斯厘定出工程设计与系统工程设计、技术人工物和科学三者间的关系。他从工程师的视角将技术人工物视为功能与结构的组合,强调设计和技术人工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密切相关,认为工程设计是从功能到结构的实现过程;指出功能特性的形式化需要功能分配概念的形式化;指出工程设计知识采用独特的手段-目的的推理;指明设计计划不同于生产计划。质言之,克洛斯提出"技术人工物两重性",开启出以工程设计和技术-社会关系为核心的工程设计哲学。

    2013年08期 v.29;No.306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对“鸭式布局”战机工程的“复杂性”认识

    王德伟;王丹;

    在客观实在论者看来,经验世界中的、具有确定性的结构与功能的工程与"涌现"无关,因此,工程不具有系统科学哲学的"复杂性"涵义。然而,从设计、试制过程看,鸭式布局的"涡升力"源自鸭翼与主翼的脱体涡的耦合,它是基于风洞试验与试飞"涌现"出来的。显然,工程新功能的产生是"涌现"出来的。工程的复杂性存在于工程演化的过程之中,其思维方式表现为"自否定"的辩证法,它表现出人类的历史性、创造性的实践本质。

    2013年08期 v.29;No.306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书讯

  • 专著《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第二版)出版

    <正>清华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王巍教授专著《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第二版,初版2004年),已于2013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全面细致地研究了西方科学哲学的10个主要问题:①认知意义的判断标准,研究了逻辑经验论从可检验原则到可翻译原则,直至走向整体论的内在逻辑线索;②归纳与验证,研究了归纳问题以及归纳逻辑和贝叶斯算法对验证问题的讨论;③科学说明,分析了亨普尔科学说明模型及其问题,将说明本质归结于对定律的认识;④自然定律的本性,探讨了自然定律的规则性进路与必然性进路;⑤还原论,分析各种"还原"概念,从而评价各种相应还原论的得失;⑥科学的发展模式,讨论了科学发展的累积模式、不断革命说、范式说等,研究历史主义所带来的相对主义的问题;⑦科学划界,研究了划界标准从绝对标

    2013年08期 v.29;No.306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量子信息哲学》出版

    <正>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吴国林教授新著《量子信息哲学》,已于201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多年来对量子信息进行哲学探索的结果。量子信息理论基于量子力学,又具有新的特点。量子力学仅是量子信息理论的基础之一,量子信息理论还包括信息理论、计算理论等。因此,量子信息哲学的研究范围,除了以新的角度对量子力学的有关问题展开研究之外,还要扩大研究范围。即使对于同样的物理现象,量子信息哲学也会有新的角度。量子信息哲学是一个正在兴起研究领域。量子信患的哲学研究是国内外科学技术哲学学界研究的前沿

    2013年08期 v.29;No.306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技与社会

  • 理性人、道德异乡人与道德乌托邦——恩格尔哈特的允许原则解析

    王凌;

    恩格尔哈特基于道德多元化和理性人的现实,提出了挽救道德权威的原则——允许原则;在此基础上道德世界被划分为道德共同体和道德异乡人的二重世界;面对道德异乡人必须放弃行善原则,而以允许原则为交往的指针;这一指针指导人们构造一个充满俗世权威的道德乌托邦。

    2013年08期 v.29;No.306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阶梯式发展与生命进化

    朱训;雷新华;欧强;

    阶梯式发展的哲学思想最早来源于1992年朱训对矿产勘查实践的总结,并用于指导矿产勘查中的实践和认识。后来发现,阶梯式发展规律还普遍存在于我们人类社会活动和客观物质世界运动乃至日常生活之中。本文从化学进化、多细胞生命起源、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人类起源这四个里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来论述地球生命进化的历程,从一个大的角度印证了所提出的阶梯式发展规律,并有力地证明阶梯式发展是地球生命进化的重要形式。因此,阶梯式发展论对于我们认识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013年08期 v.29;No.306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7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牛爱芳;毛明芳;

    生态化技术创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支撑。生态化技术创新是传统技术创新的发展和深化,是应对当前资源环境危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选择。但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化技术创新存在天生的市场失灵,这就要求在政府主导下构建一种新型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来破解市场困境,包括建立和完善倒逼机制、投资机制、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和教育机制,营造社会氛围等多种措施。

    2013年08期 v.29;No.306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先进军事文化:国防科技创新的助推器——以国防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团队为例

    杨爱华;杨建成;

    先进军事文化是国防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母体,也是其强有力的助推器。近年来,国防科技大学取得了以"天河一号"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国防科技自主创新成果,团队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得益于先进军事文化的建设:强军兴国的科技价值观为国防科技创新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广积博学的科技文化观为国防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团结协作的科研传统为国防科技创新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先进军事文化更有力地推进国防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积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的军事文化成果、加快先进军事文化与国防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

    2013年08期 v.29;No.306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影响技术风险认知的社会文化建构因素

    王娟;

    科技风险事件的决策与处理过程,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政府、专家和公众的沟通,公众的技术风险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是风险沟通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前人对公众技术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主要从经济学、心理学和个人情感角度进行了研究,但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类而言,社会发展和文化建构对于人们风险认知的影响越来越突显。通过调查北京公众对六里屯垃圾焚烧厂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认知和态度,试图运用数据分析来探究影响公众技术风险认知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生活经验等文化建构因素,主要考察了学历、职业、公众态度和社会经验四个变量。从475份有效问卷的结果统计分析,大部分公众的技术风险认知水平较低,学历、职业、公众态度和社会经验与技术风险认知水平显著相关。

    2013年08期 v.29;No.306 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下载次数:8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科技思想史

  • 古希腊哲学视域中的个体性问题引论——以“原子论”与“知识论”为视角

    王敏光;

    古希腊哲人们通过对外部世界之探究,逐步确立了人之地位。德谟克利特之后,哲人们把关注目光逐步由自然转向了人类自身,此时人被视为一个个独立、自由存在的"原子",可见,在古希腊个体性问题视野中,"原子论"对此影响之深。古希腊哲人们通过探究人与外部世界之关系,来认识外物与自我,以确立知识的有无、多少,进而决定个体之价值,此即西方"知识论"问题之起源。然在古希腊个体性问题视域中,"知识论"话题却在物我不分境遇中进行着艰苦抽象。

    2013年08期 v.29;No.306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哥本哈根之谜”的戏剧叙述

    陈世伟;

    英国剧作家Michael Frayn1998年创作的《哥本哈根》是一部科学戏剧作品。作者以戏剧的方式,对这个二战史和科学史上著名的"哥本哈根之谜"提出了一种解释。本文以有关"哥本哈根之谜"的传记资料、历史评论和有关《哥本哈根》的戏剧评论、作者访谈为基础,通过对《哥本哈根》创作背景、戏剧结构、主导原则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对围绕《哥本哈根》的不同观点的比较,辨析《哥本哈根》的戏剧叙述作为一种元叙述的特征,揭示了当代社会中不同科学观之间的冲突和纠结状况。

    2013年08期 v.29;No.306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亥姆霍兹与批判学派

    许良;

    亥姆霍兹与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是杰出的哲人科学家,其科学与哲学思想堪称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亥姆霍兹自然观的变迁历程,彰显着他对批判学派的重要影响,以及他们共有的科学与哲学品格。

    2013年08期 v.29;No.306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与思考

    章梅芳;刘兵;

    在回顾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思想及其变化发展,以及分析我国妇女与生态研究和实践状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的本土与境,分析借鉴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妇女事业发展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思考实现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可能的探索方向。

    2013年08期 v.29;No.306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下载次数:9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学科与教学

  • 从无组织到有组织,从被组织到自组织

    沈筱峰;吴彤;于金龙;

    本文指出,自组织和被组织是自然界和社会组织化中的两类现象;从无组织走向组织,从被组织走向自组织也是自然界和社会的重要现象;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发现了大量可观察的自组织现象;文章认为,无组织是有组织的基础;自组织与被组织这两种组织化的方式,它们相互依赖,相互转化;采取自组织方式处理事物,是更高级的认识和系统组织方式。

    2013年08期 v.29;No.306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1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学术动态与信息

  • 科学哲学史暨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研讨会综述

    赵鹰;吴晓东;

    <正>2013年4月28日,"科学哲学史暨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研讨会"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辩证法史专业委员会、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筹)、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共同主办,分为三个主题:科学哲学史,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国防科技领域的哲学思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开幕式上,国防科技大学军事高科技培训学院

    2013年08期 v.29;No.306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科技哲学学科简介

    <正>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科技哲学研究室的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6月的中科院哲学所自然辩证法研究组,时由于光远兼任组长,并招收研究生。同年创办的《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曾刊登坂田昌一的基本粒子观并获毛泽东称许。1966年完成《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资料选辑》八卷。1975—1977年学科恢复。1979年创刊的《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对科学哲学的译述贡献卓著。其后,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自然辩证法部分和《自然辩证法百科全

    2013年08期 v.29;No.30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3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然辩证法研究》征稿启事

    <正>本刊是CSSCI哲学类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目录自然科学总论期刊,科技哲学学科的专业性、理论性刊物,在学术界和知识界享有盛誉。本刊热诚欢迎国内外学人和作者踊跃投稿,来稿须知如下:1.本刊欢迎经过作者潜心研究而完成的有新材料、新观点的论文,拒绝那些为应付评职、晋级、混学位、敷衍课题交差等而临时拼凑的滥竽充数之作。2.本刊设有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思想史等栏目,来稿请参照各栏目的学术水准撰写。

    2013年08期 v.29;No.306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