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宇;
宋元数学的理论化水平达到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高峰:演绎归纳的方法范式,逻辑完备的数学范畴,复杂性结构体系,抽象思辨算法程序等,不断涌现。尤其是“纯数学”问题的创造,使之在数学史中的地位,独树一帜。宋元数学发展整体遵循“术数”与“算术”两个路向,二者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其产出的卓越数学成果在当时天文历法中得到充分运用,效果颇佳。然而,随着中国古代数学失去自己传统动力,在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下,宋元数学的理论化发展陷入停滞。而这又孕育了一次新的“转向”,客观上为中国数学由古代走向近代提供了契机。
2023年08期 v.39;No.426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徐多毅;张勇刚;
科举制在晚清社会依然处于正统地位,成为科学发展的桎梏。现代科学传播到中国以后,引发了科学与科举之争,双方就京师同文馆是否设立西学、使西见闻等方面发生了“体”“用”之争。由于科学研究在晚清社会属于非主流工作,不被社会正统所认可,科学士绅便借助科学走科举之路,较为典型的案例是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科学士绅的科举晋升之路和留美幼童的“洋翰林”之路。科学与科举的不同价值选择是现代科学在中国的早期体制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是科学技术哲学必须严肃面对的主要论题之一。
2023年08期 v.39;No.426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兆鑫;王书明;
研究范式、本体论预设与机制解释的方法论是哲学反思海洋史学的三个基本向度。从海洋与全球互动互构的历史层面看,共同体范式可以扬弃和超越区域史范式,有助于超越自我中心论,有助于解构西方文明普世化的价值取向;范式创新的动力来源于本体论预设的变革,从本体论预设演化类型看,海缘社会是更具创新性和包容性功能的海洋本体论预设,它有助于建构面向命运共同体范式的海洋史观。从机制解释的层面看,因果关系的综合分析与解释,有助于超越目的论困境,有助于把抽象思辨的哲学理念变成具体科学的海洋史叙事。
2023年08期 v.39;No.426 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赖明东;丁倩倩;曹晓雨;王唯滢;
科技人物博物馆是我国传播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载体,屠呦呦旧居陈列馆是中国科协等部委认定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屠呦呦旧居陈列馆传播屠呦呦科学家精神的方式包括:通过主题式展览向观众讲述屠呦呦的科学家精神内涵,通过体验式展览让观众主观能动地体会屠呦呦的科学家精神,通过强调屠呦呦的当地人身份提升观众对屠呦呦科学家精神的认同。科技人物博物馆传播科学家精神首先必须深入理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并精心选择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内容,在传播方式上应当注重利用展览“讲故事”、在展览中适当增加互动体验环节,同时挖掘科技人物的地方性以提升当地公众对科学家精神的认同感。
2023年08期 v.39;No.426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9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