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鹏程;
科学为求真,伦理为求善。科技向善,才能够真正造福人类。是否造福人类,成为衡量是否正确应用科技的根本标准。科技向善以人为本,重视价值理性,注入人文关怀。由于个别科技极端功利主义者片面追求技术理性,抛弃价值理性,造成科技与道德相分离,科技与人文相脱节,挑战科技伦理底线和科技价值尺度,严重违背学术道德,无视科研规则,滥用科技实验,给社会带来风险,造成科技偏离人类福祉。科技异化,必然导致人性异化。为此,科技向善既需要法治保障,又需要德治捍卫。要立科技伦理良法,依法善治科技异化。完善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制度,规范科技创新各环节,管住科研活动全过程和教育好人性。向善,是智能时代全球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科技向善,是科技健康发展的重要时代命题。
2023年10期 v.39;No.428 12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9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王婧怡;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算法逐渐成为现代智能技术的运转核心,但其技术优势极易遭到人为滥用,易造成“全视监视”“算法歧视”等诸多问题。此外,算法管理制度不健全,行业自律机制缺失,技术人员伦理风险监测意识不足等问题也亟待解决。为规范算法技术,防范其持续异化,应逐步完善技术法律法规,明确算法问责制度,强化技术企业的主体义务和责任;同时,细化算法在备案审查、影响评估、分级治理、风险公示等阶段的管理规则,进而实现技术高效治理,为算法技术持续健康发展护航。
2023年10期 v.39;No.428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3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谢俊;吴阳琴;
算法推荐作为当下信息传播领域应用的热门技术,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持续深入地影响着网络空间的信息把关、传播秩序和舆论格局。算法推荐应用的深度拓展,加剧了传播学理论视角下的“把关人离场”效应、“信息茧房”效应和“沉默的螺旋”效应,导致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面临主导力式微、凝聚力式微和引领力式微的风险。防范化解风险需坚持系统治理思维,通过完善把关模式、优化传播范式和善用技术赋能,强化主流价值守望、消解传播壁垒、化解话语沉默,推动算法推荐下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3年10期 v.39;No.428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2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陈雄燊;
基于算法内核,人工智能产生了诸如算法歧视、算法黑箱等一系列伦理问题。这是主观上人们理性失衡与过度追逐利益的恶果,是客观上算法技术缺陷与算法工程师水平局限的结果,也是法律规制落后与伦理教育缺位的后果。但现阶段算法技术的发展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它已产生极大伦理隐患,具有治理的现实紧迫性;另一方面,它又处于技术上升期,过度约束可能阻碍产业发展。对此,算法审计制度以其适度约束力和有限透明的特点,可解决当前人工智能算法伦理治理的两难困境。
2023年10期 v.39;No.428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2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 ] - 戴宏朵;
AI绘画在艺术伦理、商业伦理、社会伦理与传播伦理层面引发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主要有四种治理路径,包括引入对话伦理方法;以价值引导实现技术道德;完善相应的法律与行业规范;加强公众教育,促成前瞻性治理。
2023年10期 v.39;No.428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5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 ]